寧波大學海洋學院成立于2011年11月,其前身為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由浙江水產學院水產系和寧波師范學院生物系合并組建,迄今已有60年歷史。海洋學院現由生物與海洋科學、水產兩個基層學術組織及行政管理、科學研究中心、實驗教學中心組成,圍繞海洋經濟主題,整合全校優質資源,凝煉涉海學科專業特色,全面對接海洋經濟需求,實現快速穩定發展。
現有教職工127名,其中正高31名,副高36名;博導26名,碩導6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5名,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教師4名。擁有中國工程院全職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共享院士1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人才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名,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水產類)副主任委員1名,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1名,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名,浙江省特級專家1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3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名,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寧波市“甬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
海洋學院現有在讀學生107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16名,碩士研究生467名,本科生589名,留學生14名。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3個學士學位專業,其中水產養殖專業2007年獲批為國家特色建設專業點。擁有“水產養殖”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擁有“水產養殖”1個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水產學科連續4年學科競爭力排名全國前三。
2017年,海洋學院水產學科與其他學院的力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組成“海洋生物技術與海洋工程”學科群,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013-2018年,海洋學院承擔國家級項目130項,省部級項目130項,獲科研經費1億多元,發表高級別學術論文共計1600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700多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13.9;獲獎成果共計2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獎13項;申請發明專利400多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65項;獲得國家認定水產新品種4個。2016年,海洋生物醫藥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獲國家外專局批準,海洋生物醫藥中心成立。現擁有生物芯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寧波分中心、“海洋生物技術與工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全國科技興海技術轉移寧波中心、應用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海洋高效健康養殖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等11個學科平臺。海洋學院大力支持并積極引導全院師生開展創新工作,連續多年頻頻取得佳績,多項科研成果在地方企業得到產業化應用和推廣,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十億元。
海洋學院人才培養采用科教融合、師生融合、校企融合“三方協力”的方式,以創新創業工作為重要陣地,達到高質量人才培養的要求。2018年學生就業率在98%以上,考研報考率43.59%,錄取率在32.05%,其中66人考取“雙一流”大學,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水產養殖專業錄取率達46.34%,生物技術專業錄取率達38.23%,錄取率均有顯著提高。博士錄取率大幅提升,出國深造成為新趨勢,創業率持續上升,就業質量顯著提高。
今天的海洋學院,正緊緊抓住海洋經濟發展的契機,大力發展涉海學科與專業。為滿足海洋學院發展需求,現向海內外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包括院士、長江學者、杰青、優青、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優秀博士、師資博士后等,待遇優厚,并享有安家費、科研啟動費、多種補貼等,如果您有志成為涉海領域專家,我們誠邀您的加入!
歡迎您對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門戶網進行訪問,門戶網將按照本明及《隱私政策》的規定收集、使用、儲存您的個人信息,特此發布本聲明如下,請您認真閱讀。
1、本網站尊重用戶隱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在網站上預留的信息。
2、用戶提交姓名、電話以及表單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僅用于報考在職研究生、考研輔導、專本科課程等網站所服務的項目使用。
3、用戶提交信息,會有老師進行回訪確認學生的條件資質,是否符合報考相關的項目,以及符合報考哪個項目進行推薦。
4、用戶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權拒絕提交,但如果拒絕提交個人信息,本網站將無法提供招生信息,學員也無法了解到具體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影響。未滿18歲的用戶,必須在法定監護人已經閱讀本聲明的許可下,通過網站提交個人信息。
5、學生提交個人信息,將享受本網站和第三方的服務,如果同時在其他網站預留信息,并且報名并未通過本網站提供的服務,本網站將不負責任何責任。
6、本網站會非常注重用戶的隱私,不會將信息提供給任何與報名課程無關的第三方,除非用戶違反國家法律有關規定、國家強制要求提供用戶信息的除外。網站被第三方黑客攻擊造成的信息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負任何責任。
宋老師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