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國家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1983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復旦大學分校、上海外國語學院分校、華東師范大學儀表電子分校、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分校、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復辦上海大學(簡稱原上海大學)。
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學由上海工業大學(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學和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組建。
上海大學法學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朔到始建于1978年12月的復旦大學分校法律系和建立于1988年的上海工業大學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
法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4人。現有“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3人,“雙千計劃”2人,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專家1人,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2人,現已形成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法學院現有法學本科專業1個;擁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律碩士專業(法學、非法學)學位授權點;擁有知識產權管理和法律金融學等2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法學院每年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30名左右,在職法律碩士研究生75名左右。
法學院現設1個知識產權學院和6個教研室:法理與法史教研室、憲法與行政法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經濟法教研室和國際法教研室;另設2個校級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港澳臺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學ADR與仲裁研究院;9個院級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法社會學研究中心、東亞比較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產權法治研究中心、影視法研究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研究中心、國際法研究中心和競爭法研究中心。
法學院教師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教學研究成果。近年來,出版專著、教材100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內權威期刊和CSSCI其他學術期刊以及SSCI上發表學術論文千余篇,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百余項,獲得科研經費兩千多萬元,獲得省部級、廳局級科研獎勵數十項。
法學院堅持國際化辦學方向,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已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芬蘭、日本、韓國等國的著名大學法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關系,每年選拔部分優秀師生赴國外進行交流和學習,并接受海外學生來我院學習和培訓,目前有外國留學生4人。國際化已成為上海大學法學院的品牌。
幾十年來,法學院已為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培養了法學專業的本科生、法學雙學位本科生、專科生、研究生1萬5千余人。最近幾年,法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每年有超過35%的本科畢業生進入國內外著名高校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35%以上的本科生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國家法治建設中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法治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2008年上海市律師協會進行了首次“東方大律師”的評選活動,最后評出的十名“東方大律師”中有4人是上海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的校友,還有其他多名校友被評為“全國優秀律師”、“上海市優秀律師”。
法學院的愿景是到2020年,將法學院辦成一個特色鮮明、全國知名,在上海具有重大影響的法學人才培養與研究基地。學院將堅持創特色、重實踐、國際化的辦學模式,聚焦產權法治研究,發展交叉學科和特色學科,走國際化辦學道路,為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培養應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
(以上信息截至2016年3月1日)
歡迎您對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門戶網進行訪問,門戶網將按照本明及《隱私政策》的規定收集、使用、儲存您的個人信息,特此發布本聲明如下,請您認真閱讀。
1、本網站尊重用戶隱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在網站上預留的信息。
2、用戶提交姓名、電話以及表單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僅用于報考在職研究生、考研輔導、專本科課程等網站所服務的項目使用。
3、用戶提交信息,會有老師進行回訪確認學生的條件資質,是否符合報考相關的項目,以及符合報考哪個項目進行推薦。
4、用戶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權拒絕提交,但如果拒絕提交個人信息,本網站將無法提供招生信息,學員也無法了解到具體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影響。未滿18歲的用戶,必須在法定監護人已經閱讀本聲明的許可下,通過網站提交個人信息。
5、學生提交個人信息,將享受本網站和第三方的服務,如果同時在其他網站預留信息,并且報名并未通過本網站提供的服務,本網站將不負責任何責任。
6、本網站會非常注重用戶的隱私,不會將信息提供給任何與報名課程無關的第三方,除非用戶違反國家法律有關規定、國家強制要求提供用戶信息的除外。網站被第三方黑客攻擊造成的信息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負任何責任。
宋老師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