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源于1958年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建校時材料系的化學教研室。2002年隨學校更名成立材料與化工學院,2006年5月隨著學科專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單獨成立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1994年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光學高分子材料方向的基礎上成立“精細化工”本科生專業,1998年更名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2002年申報成功環境科學本科專業,2008年申報成功環境工程和應用化學兩個本科專業。1998年申報成功“應用化學”第七批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002年申報成功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2003年申報成功無機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2005年申報成功材料物理與化學博士點(后因學校學科調整,現歸屬于材料學院),2006年申報成功物理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2011年申報成功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6年申報成功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2人,專職教師63人,行政人員9人,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44人。目前在校本科生學生679人,在校研究生21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享受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1人。有吉林省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吉林省首批拔尖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人,長春市第五批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長春理工大學教學名師2人,教學標兵2人。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目前擁有“化學”和“環境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其中“化學”為吉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擁有吉林省高校“納米材料與技術創新平臺”、“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研究平臺”和“綠色化學”3個創新研究平臺及1個《納米材料與技術》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目前實驗室面積約7000m2,各類儀器設備總值大約2千萬元。近五年科研總經費約1650萬元,主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及省部級項目等。科研獲獎5項,其中省級一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2項,省級三等獎2項。出版專著12部。發表論文400篇,SCI收錄280篇,2項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學術論文獎,4篇論文入選F-5000。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0余項。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目前設有三個系,分別為化學系、化工系和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包括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吉林省高等學校“十二五”特色專業,并擁有1個化學工程與工藝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吉林省化學化工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門省級精品課——《無機化學》、2門省級優秀課程——《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1門校優秀課程《分析化學》、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無機化學優秀教學團隊和1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物理化學優秀教學團隊;
近三年學生在全國各類大學生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60余項、省級獎90項。學生就業主要面向化學、化工和環境工程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2017年就業率93%,考研率30%。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在發展的過程中既有傳承也有創新,注重與高校(東北師大、吉林大學)、科研院所(應化所)、行業企業(吉化公司、山東京博、山東華度、山東金城醫藥、山東中凱稀土)及國際(加拿大)的合作,積極完成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三大任務。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總體發展目標是教學上質量、科研上水平、學科上層次、產業上項目,堅持明德與博學并行,求是與創新為本,學科均衡發展,教書與育人并重、教學與科研并舉,產業服務社會的原則,爭取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跨入國內先進行列。
歡迎您對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門戶網進行訪問,門戶網將按照本明及《隱私政策》的規定收集、使用、儲存您的個人信息,特此發布本聲明如下,請您認真閱讀。
1、本網站尊重用戶隱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在網站上預留的信息。
2、用戶提交姓名、電話以及表單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僅用于報考在職研究生、考研輔導、專本科課程等網站所服務的項目使用。
3、用戶提交信息,會有老師進行回訪確認學生的條件資質,是否符合報考相關的項目,以及符合報考哪個項目進行推薦。
4、用戶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權拒絕提交,但如果拒絕提交個人信息,本網站將無法提供招生信息,學員也無法了解到具體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影響。未滿18歲的用戶,必須在法定監護人已經閱讀本聲明的許可下,通過網站提交個人信息。
5、學生提交個人信息,將享受本網站和第三方的服務,如果同時在其他網站預留信息,并且報名并未通過本網站提供的服務,本網站將不負責任何責任。
6、本網站會非常注重用戶的隱私,不會將信息提供給任何與報名課程無關的第三方,除非用戶違反國家法律有關規定、國家強制要求提供用戶信息的除外。網站被第三方黑客攻擊造成的信息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負任何責任。
宋老師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