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業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獨立設置的林業高校,以林學、林業工程、風景園林學為傳統優勢,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為顯著特色,理、工、農、文、法、管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是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院校。
學校辦學起源于1938年的云南大學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農林學院。1973年昆明農林學院林學系與南遷昆明的北京林學院合并辦學,成立云南林業學院,1978年北京林學院遷回北京辦學后,學校變更為云南林學院,直屬原國家林業部管理。1983年更名為西南林學院,為林業部直屬的6所區域性林業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學校由原國家林業局直屬高校調整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省為主管理。2010年更名為西南林業大學。
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調整優化學院架構,現設有林學院(亞太林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園林園藝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環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生物多樣性保護學院、大數據與智能工程學院、機械與交通學院、地理與生態旅游學院、濕地學院、數理學院、化學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博物館、體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農林干部學院)、國際學院等22個教學單位。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714人,碩士研究生3300人,博士研究生166人。有在編教職工1273人,全校教師中有正高級職稱154人、副高級職稱365人。入選國家、省部級以上人才共244人次,其中全國優秀教師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原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云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科技領軍人才1人、云嶺學者3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10人、文化名家3人、教學名師7人、青年拔尖人才53人,云南省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高層次人才6人(含柔性5人)、高端外國專家10人、產業人才5人(含柔性4人)、青年人才14人(含柔性4人),省委聯系專家1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6人,國家林業和草原教學名師2人,國家林業和草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國家林草青年拔尖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6人、后備人才16人,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6人、后備人才1人,云南省師德標兵4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8人,省科協中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人。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工作,現設有本科專業82個,中外合作專業1個,其中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3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專業4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9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參與)、一等獎8項,二等獎24項。獲批省部級質量工程項目500余項(含產學研項目52項),獲省部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12個。“林學類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獲批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西南林業大學——楚雄市林業局紫金山林場理科綜合實踐教育基地”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9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0門。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獲批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項、獲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含參與1項)。學生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學校創業園被評為省級青年創業示范園,林科類校園創業平臺被認定為省級校園創業平臺,是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學校被評為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云南省第一屆創新創業教育示范高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有林學、林業工程、風景園林學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高校。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5個、專業碩士學位點15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6個、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建設學科2個,省院省校合作咨詢共建學科2個,A類高峰學科1個、B類高峰學科2個、B類高峰學科優勢特色研究方向1個,A類高原學科2個。擁有省級培育建設學術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
學校獲批成立林業生物質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質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西南山地森林資源保育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資源資產管理及林權制度研究基地。有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3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檢驗檢測中心1個、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3個、創新聯盟3個。有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級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中心2個。有院士工作站4個、專家工作站4個。有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3個、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6個、昆明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昆明市國際研發中心1個。設有中國林學會國家公園分會、中國林學會古樹名木分會、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與發展促進會。有各級各類自然科學類創新團隊22個,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4個、基地2個、智庫2個。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云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8項、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何梁何利獎1項。辦有《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學校現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甲B級資質證書、木材與木竹制品質量檢驗檢測計量認證資質證書、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乙級資格證書、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乙級資格證書、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專項乙級、建筑行業建筑工程丙級資質、旅游規劃設計乙級資質證書,發揮區域、行業和學科優勢,主動參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護、竹藤研究、木質科學與技術、高原濕地等方面在國內有一定優勢,一些領域居于國內同類研究前沿;在園林規劃設計、生態旅游等領域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在蟻類、鳥類、魚類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績,社會影響日益擴大,受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彰和獎勵。
學校重視交流與合作,與加拿大、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21個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的60余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建有馬里巴馬科人文大學孔子學院,馬里孔子課堂獲全球先進孔子課堂獎,孔子課堂外方負責人獲首批“孔子學院院長紀念獎章”。2018年獲教育部批準,與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林學院合作共建亞太林學院;成立亞太森林組織昆明中心。與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科院、普洱市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學校占地2550畝,館藏紙質圖書190萬冊,電子圖書近82萬冊,中外文數據庫22個。標本館藏有各類標本50余萬份,是云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公眾教育基地。先后榮獲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云南省文明學校、云南省平安校園等多項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地走以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道路,全力推進“雙一流”建設。以建設“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為戰略遠景,貫徹好學校《“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一二三八”發展戰略,健全和完善現代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提升辦學治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能力與水平,為云南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專業方向 | 所屬專業 | 所屬學校 | 類型 | 班型 | 學制 | 學費 | 報名狀態 |
---|
歡迎您對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門戶網進行訪問,門戶網將按照本明及《隱私政策》的規定收集、使用、儲存您的個人信息,特此發布本聲明如下,請您認真閱讀。
1、本網站尊重用戶隱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在網站上預留的信息。
2、用戶提交姓名、電話以及表單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僅用于報考在職研究生、考研輔導、專本科課程等網站所服務的項目使用。
3、用戶提交信息,會有老師進行回訪確認學生的條件資質,是否符合報考相關的項目,以及符合報考哪個項目進行推薦。
4、用戶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權拒絕提交,但如果拒絕提交個人信息,本網站將無法提供招生信息,學員也無法了解到具體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影響。未滿18歲的用戶,必須在法定監護人已經閱讀本聲明的許可下,通過網站提交個人信息。
5、學生提交個人信息,將享受本網站和第三方的服務,如果同時在其他網站預留信息,并且報名并未通過本網站提供的服務,本網站將不負責任何責任。
6、本網站會非常注重用戶的隱私,不會將信息提供給任何與報名課程無關的第三方,除非用戶違反國家法律有關規定、國家強制要求提供用戶信息的除外。網站被第三方黑客攻擊造成的信息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負任何責任。
宋老師
400-8032-898
daydayup123xyz